《科技成果縱橫》雜志投稿要求,如下:
(1)來稿請附獨創(chuàng)性聲明,即來稿為作者獨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,未公開發(fā)表;文中所有引用部分,均已做出明確標注或得到許可。如有發(fā)生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問題,其后果作者自負。
(2)標題為黑體14磅字,作者名宋體12磅字,正文宋體11磅字,腳注宋體9磅字。行間距為1.5倍行距。
(3)間接引文通常以“參見”或“詳見”等引領詞引導,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,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(jié)。標注項目、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。
(4)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,并用數(shù)字加方括號表示,與正文中的引文標示一致,如[1],[2]……。每一條參考文獻著錄均以“.”結束。
(5)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、國家、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,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,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,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(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)。
(6)摘要應闡述文章的目的、方法、結果和結論等,篇幅一般為200-300字。關鍵詞一般選取3-5個即可,以反映論文的本質、特征為出發(fā)點。
(7)作者簡介(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別、民族、籍貫、職稱、學位、研究方向等)及基金項目(基金項目名稱、編號)標注于稿件首頁頁腳。
(8)文中圖表要精選,應有圖序、圖題和表序、表題。插圖要求內容真實且標注明確,數(shù)據要與文中表述一致。表格要求表述簡潔,一般采用三線表。
(9)注釋采用腳注,每頁重新編號,著作的注釋內容依次為:作者、書名、卷冊、出版者、出版年份、頁碼,期刊的注釋內容依次為:作者、文章名、期刊名、年份、期數(shù)。
(10)文責自負,嚴禁抄襲,因抄襲而引起的一切糾紛,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。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,如果投稿后1個月內未收到錄用通知,請另行處理。
科技成果縱橫雜志發(fā)文分析
科技成果縱橫主要機構發(fā)文分析
機構名稱 | 發(fā)文量 | 主要研究主題 |
東北大學 | 81 | 技術創(chuàng)新;社會;企業(yè);知識;競爭力 |
遼寧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| 48 | 高新技術產業(yè);社會;情報;企業(yè);經濟社會 |
沈陽市科學技術局 | 46 | 企業(yè);城市;城市建設;創(chuàng)新型;高新技術產業(yè) |
大唐環(huán)境產業(yè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 27 | 脫硫;電廠;煙氣;濕法;氣脫 |
沈陽農業(yè)大學 | 25 | 高校;農業(yè);教育;計算機;教學 |
沈陽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| 25 | 農業(yè);創(chuàng)新型;企業(yè);信息化;初創(chuàng) |
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| 24 | 物聯(lián)網;聯(lián)網;物聯(lián)網技術;聯(lián)網技術;通信 |
科技部 | 24 | 創(chuàng)業(yè);企業(yè);科技成果轉化;高新技術產業(yè);風險投資 |
科技廳 | 24 | 農業(yè);農業(yè)科技;農業(yè)科技成果;農業(yè)科技成果轉化;市場... |
東北師范大學 | 23 | 自主創(chuàng)新;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;產學研;知識;企業(yè) |
《科技成果縱橫》雜志是由沈陽市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促進會主辦的半月刊,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。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,涵蓋聚焦高企、創(chuàng)新基金、科技與創(chuàng)新、科技與管理、科技與社會、技術與應用、總目次等。
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,發(fā)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,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(yè)信息,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