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單位: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
主辦單位: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
國際刊號:-
復合影響因子:-
-國內刊號:-
審稿周期:預計1-3個月
創(chuàng)刊年份:1997年
綜合影響因子:0.03
《刑事法評論》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,創(chuàng)刊于1997年,公開發(fā)行的半年刊雜志。創(chuàng)刊以來,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,主要欄目設置有:刑事偵查學、犯罪學、刑法學、刑事訴訟法學、刑事證據學、監(jiān)獄法學等。以“繁榮刑事法學研究,密切刑法學界、法學界與刑事司法實務部門的聯(lián)系,堅持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和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的方針,倡導嚴肅的學風和嚴謹?shù)奈娘L,為刑事法學的教學、研究、立法和司法實踐服務”為辦刊宗旨。該雜志涵蓋了刑事法學領域的各個方面,包括刑法學、刑事政策學、刑事偵查學、刑事審判學等,同時也涉及國際刑法學、比較刑法學等。
雜志秉持著嚴謹?shù)膶W術態(tài)度和高質量的出版標準,為我國刑事法學界的發(fā)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該雜志不僅刊登了許多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論文,還經常組織專題研討會和出版特輯,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刑法學者和實務專家就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。作為我國刑事法學領域的知名學術期刊,以其嚴謹?shù)膶W術態(tài)度和高質量的出版標準,為推動我國刑事法學的發(fā)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將繼續(xù)秉持其宗旨和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為繁榮我國刑事法學研究、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、服務法治建設發(fā)揮更加積極的作用。
(1)學術性:稿件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,內容應涉及刑事法學的理論、實踐、政策等方面,能夠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討論。
(2)規(guī)范性:稿件應符合學術論文的規(guī)范要求,包括標題、摘要、關鍵詞、參考文獻等,格式應規(guī)范,文字應準確、清晰。
(3)創(chuàng)新性:稿件應具有創(chuàng)新性,對現(xiàn)有理論或實踐提出新的見解或改進意見,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。
(4)實踐性:稿件應關注刑事法學的實踐問題,結合實際案例或實踐經驗,對理論或政策進行解讀和評價,具有指導性和參考價值。
(5)跨學科性:稿件應注重跨學科的研究,能夠將刑事法學與其他學科領域相結合,推動刑事法學的學科交叉和融合發(fā)展。
(6)嚴謹?shù)膶W術態(tài)度:稿件應遵守學術道德規(guī)范,不得抄襲、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觀點,應保持嚴謹?shù)膶W術態(tài)度和良好的學風。
(7)本刊對作者原稿進行的編輯刪改加工,將不另行通知作者。如需要保留修改權的作者,請在來稿時特別注明,否則視同全權委托本刊編輯部編輯修改。
(8)參考文獻:對引文作者、出處、版本等詳細情況的注明,序號為:[1] [2] [3]……格式為:序號、著者、書名、出版地、出版者、出版時間、在原文獻中的位置。
(9)文章題名應簡潔、確切、真實反映文章的主題特色。不超過20字,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字、代號等(一般不用副標題)。
(10)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,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(shù)碼l、2、3、……,在正文之后寫明“附注”或“注釋”字樣,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(shù)碼l、2、3、……和注文,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。
刑事法評論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刑事法理論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,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,預計審稿周期為1-3個月。
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,請聯(lián)系出版商,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(qū)成府路205號,郵編:100871。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,不提供任何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