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單位: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
主辦單位: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
國際刊號:-
復合影響因子:-
全年訂價:¥ 436.00
國內刊號:-
審稿周期:預計1-3個月
創(chuàng)刊年份:2006年
綜合影響因子:-
《西夏學》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,創(chuàng)刊于2006年,公開發(fā)行的半年刊雜志。創(chuàng)刊以來,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,主要欄目設置有:黑水城漢文文獻研究、西夏文獻研究、西夏文化研究、西夏歷史研究、西夏語言文字研究、書評等。雜志的宗旨是推動西夏歷史、文化和語言的研究,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,以及挖掘和整理西夏文化遺產(chǎn)。雜志的內容涵蓋了西夏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、文化、藝術和科技等多個領域,以及與西夏有關的歷史遺存和考古發(fā)現(xiàn)。
該雜志的特色在于其深度和廣度。每期雜志都會刊登一系列具有深度和原創(chuàng)性的研究文章,這些文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專家,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研究領域對西夏進行深入剖析。此外,雜志還設有綜述、札記、書評等欄目,這些欄目提供了最新的研究動態(tài)和學術信息。雜志是一份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學術期刊,致力于推動西夏歷史、文化和語言的研究,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,以及挖掘和整理西夏文化遺產(chǎn)。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臺,對于推動西夏學的發(fā)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(1)本刊只發(fā)表原創(chuàng)性成果,請勿一稿兩投。來稿敬請自留底稿,編輯委員會將在收到稿件三個月之內答復,若未得答復,作者可另行處理。
(2)參考文獻限于作者親自閱讀、本文明確引用、公開發(fā)表或有案可查。參考文獻全部列于文后,按正文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編號,并在正文引用處右上角注明參考文獻序號。
(3)中文題名須簡明確切,并能反映主題,不宜過長,以25個漢字以內為宜,不要副題。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或符號等。
(4)注釋是對文章標題、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。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(shù)字表示;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,參考文獻之前。
(5)正文包括題目、摘要(中英文)、關鍵詞(中英文)、引言、方法、結果、討論、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。(不要包含作者姓名、單位等作者信息)。
(6)摘要不能有作者未來的研究計劃,不能出現(xiàn)圖、表、參考文獻序號和縮寫詞(相關專業(yè)讀者能清楚理解的除外),盡量不要出現(xiàn)數(shù)學公式。
(7)稿件所涉及的課題如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,應腳注于文題頁的左下方,作者單位的上方加注 “基金項目:項目名稱(編號)”,并附基金批準文件的復印件。
(8)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。作者應遵循學術規(guī)范,引用和參考相關文獻和資料必須準確無誤。同時,稿件的結構、格式和排版等應符合學術期刊的標準,避免出現(xiàn)明顯的錯誤或疏漏。
(9)稿件應具有可讀性和表述清晰。作者應注重文字表達的清晰度和流暢度,避免使用過于專業(yè)或晦澀難懂的術語和表述方式。同時,稿件應具有邏輯性和條理性,以便讀者能夠理解和接受。
(10)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,應標明機構名,報告名,編號,第幾頁或第幾段,但聯(lián)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,直接在UN Doc.后標出文件編號。
西夏學是一本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主辦的半年刊,期刊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,預計審稿周期為1-3個月。
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,請聯(lián)系出版商,地址:蘭州市城關區(qū)曹家巷1號,郵編:730030。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,不提供任何服務。